
西方父亲节
父亲节(Father's Day),顾名思义是感恩父亲的节日。约始于二十世纪初,起源于美国,现已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,节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异。
最广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,世界上有52个国家和地区是在这一天过父亲节。节日里有各种的庆祝方式,大部分都与赠送礼物、家族聚餐或活动有关。
每年3月19日:比利时、意大利、葡萄牙、西班牙(圣约瑟日)
每年5月8日:韩国(双亲节)
每年耶稣升天节:德国
每年6月4日:丹麦
每年6月第一个星期日:立陶宛
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日:奥地利、比利时
每年6月第三个星期日:新加坡、阿根廷、加拿大、智利、哥伦比亚、哥斯达黎加、古巴、厄瓜多尔、法国、印度、爱尔兰、日本、马来西亚、马耳他、墨西哥、荷兰、巴基斯坦、巴拿马、秘鲁、菲律宾、斯洛伐克、南非、瑞士、土耳其、英国、美国、委内瑞拉、津巴布韦……
每年6月20日:保加利亚
每年6月23日:尼加拉瓜、波兰
每年7月最后一个星期日:多米尼加共和国
每年8月第二个星期日:巴西
每年9月第一个星期日:新西兰、澳大利亚
每年10月第三个星期日:俄罗斯
每年11月第二个星期日:爱沙尼亚、芬兰、挪威、瑞典
每年12月5日:泰国(普密蓬·阿杜德国王的生日)
中华父亲节
2010年重阳节,李汉秋、张炯、金坚范等文化学者就联名倡议:以重阳敬老节为中华父亲节。
节日意义
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,倡导尊老敬老需要设立老人节,联合国的做法值得我们体味:它不是把某强势文化的老人节指定为“世界的”老人节要各国追随,而是在1982年第36届联合国大会第20号决议中提出,建议各成员国政府自己确定一个日子为自己国家的“老人节”。主题相同,具体日子尊重各国的不同文化的选择,从而各国有各国自己文化个性的老人节,这是成功的范例。1989年,我国政府决定以本来就蕴含着惜老敬老内涵的重阳节为中国敬老节(老人节),使这一传统佳节又增添了新的内涵。这是发展传统节日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例。
